查看文章:YZL-1024-不批婚假-ds0528-dsV3-6-17
任务ID
DD864F7A040743BD
使用模型
deepseek-v3-1-terminus
生成时间
2025-10-24 14:43
文章字数
9311 字
好的,我已经仔细阅读并分析了您提供的超短篇小说。这篇小说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、鲜明的角色对立、快速推进的叙事节奏以及一个“绝地反击”式的爽文结局,这些正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短篇小说的核心元素。
现在,我将为您仿照其风格,创作一篇全新的、完整的超短篇小说。新故事将保留原作的“职场冲突”、“舆论风暴”、“绝地反转”等核心爽点,但人物、情节和具体冲突将完全原创。
---
**标题:我用一个点赞,毁掉了上司的完美人生**
**第一部分**
“李姐,这个季度的优秀员工评选,我觉得流程上有点问题。”
我把手机屏幕转向部门主管李曼,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公司匿名论坛的一条最新爆料帖,标题像一滴冰水坠入滚油——“惊爆!行政主管李曼疑似篡改考核数据,为其亲信员工张薇违规争取优秀员工名额!”
李曼涂着精致玫红色口红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,但很快恢复了她惯有的、那种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微笑。
“小悦啊,匿名论坛的东西,都是些捕风捉影、心理阴暗的人发泄负能量的地方,你也信?”她优雅地端起桌上的咖啡杯,轻轻吹了口气,“优秀员工的评选是综合考量的,张薇这个季度确实表现突出,加班时长也是部门第一,这都是有数据支撑的。你不要被这些不负责任的谣言影响了工作情绪。”
“数据支撑?”我点开帖子里的几张截图,那是后台考核系统的修改日志,清晰显示了李曼的账号在截止日期后,多次修改张薇的KPI分数和加班记录,“李姐,这修改记录,你怎么解释?而且,据我所知,张薇上个月请了整整一周病假,她的加班时长,是怎么‘突出’到第一的?”
李曼的脸色终于沉了下来,她把咖啡杯重重地放在桌上,发出“咔”的一声脆响。
“林悦!你这是什么态度?是在质疑我的管理,还是质疑公司的制度?”她站起身,隔着办公桌俯视我,声音压低,却带着十足的威胁,“我告诉你,这个优秀员工名额给谁,是我这个主管说了算!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,别整天盯着别人!怎么,没评上优秀员工,心里不平衡了?有本事你也像张薇一样,周末主动来加班啊!”
我看着眼前这个穿着香奈儿套装、妆容一丝不苟的女人,想起一周前,她把我叫进办公室,用同样威胁的口吻说:“小悦,你这个季度表现不错,但张薇是公司老员工,这次优秀员工的名额和奖金对她很重要,她家里困难,你就当发扬风格,下次有机会优先考虑你。”
当时我信了她的鬼话,选择了沉默和退让。
但现在,这赤裸裸的造假证据和颠倒黑白的指责,让我心里那点残存的犹豫彻底消失了。
“李姐,我不是不平衡。”我收回手机,平静地看着她,“我只是觉得,规则就是规则。如果管理者带头破坏规则,那所谓的公平竞争,就是个笑话。”
“你——!”李曼气得手指发抖,指向门口,“出去!现在立刻给我出去!再散布这些谣言,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!”
我转身离开她的办公室,背后传来她压抑着怒火的喘息声。
回到工位,同事们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偷偷看我,有同情,有好奇,也有事不关己的冷漠。张薇坐在角落,低着头,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,假装什么都没发生。
我知道,在李曼的掌控下,部门里没人敢公开支持我。那个匿名帖,虽然引起了讨论,但很快就被更多的水帖淹没了,毕竟,没有实锤的证据,大多数人只当是个八卦看。
午休时间,我独自走到公司楼下的咖啡厅,点了一杯美式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闺蜜发来的消息:“悦悦,你没事吧?我看到你们公司论坛的帖子了,李曼那个老巫婆又作妖了?”
我回复了一个“没事,放心”的表情包。
正要收起手机,屏幕上方弹出一条推送——“‘职场正义姐’再发声:揭露企业内部绩效考核黑幕,管理者裙带关系何时休?”
“职场正义姐”是最近一个很火的匿名爆料博主,以敢于曝光各大公司内部不公现象而闻名,粉丝众多。我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那条推送。
文章详细描述了一家知名企业(隐去了名字,但行业特征与我们公司高度吻合)某部门主管如何利用职权,为关系户员工篡改数据,挤占真正优秀员工的晋升名额和奖金。文章虽然没点名,但里面提到的几个细节,比如“病假期间加班时长异常”、“考核数据深夜被多次修改”等,简直就像是为我眼前的遭遇量身定做。
我的心跳突然加速。
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。
我重新登录公司匿名论坛,找到那条关于李曼的爆料帖,然后,截取了最关键的几张后台修改日志的截图,仔细抹去所有可能暴露公司和个人信息的水印和标识。
接着,我打开了“职场正义姐”的投稿对话框。
手指在发送键上悬停了几秒,脑海中闪过李曼威胁的嘴脸,闪过张薇那张看似无辜实则得意的脸,闪过同事们敢怒不敢言的眼神。
公平?规则?如果维护规则需要付出被排挤、甚至失业的代价,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坚持?
我深吸一口气,点击了“发送”。
附言我只写了一句话:“或许,我们需要更多阳光,来照亮这些藏在阴影里的‘规则’。”
做完这一切,我喝掉已经冷掉的咖啡,回到办公室,像往常一样开始下午的工作。
平静,却暗流涌动。
下午三点,部门工作群突然炸了。
一条链接被某个同事悄悄分享进来,标题赫然是——“实锤!XX公司行政主管李曼为亲信篡改考核数据,后台日志铁证如山!”
来源,正是“职场正义姐”的微博。
帖子详细贴出了我提供的截图,并且根据截图中的时间点、操作账号等信息,进行了条理清晰的分析,直指李曼违规操作。这一次,不再是匿名的揣测,而是清晰的、无法辩驳的证据。
群里的消息瞬间刷屏。
“我的天!真是李姐干的?”
“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!”
“怪不得张薇上次请那么久病假,考核还那么高!”
“@张薇,不出来解释一下?”
张薇的头像灰着,没有任何回应。
李曼的办公室门紧闭着,里面隐约传来她压低声音打电话的响动,语气焦躁。
整个部门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,没有人公开讨论,但私下的眼神交流和微信小群里的信息,恐怕已经快挤爆了。
快下班时,李曼终于从办公室里出来了。她的脸色很难看,精心打扮的妆容也掩盖不住那份灰败和怒气。她径直走到我的工位前,周围瞬间安静下来。
“林悦,你跟我来一下。”她的声音嘶哑,带着一种强压下的平静。
我跟着她再次走进那间熟悉的办公室。
门一关上,她猛地转身,那双原本总是带着算计精明的眼睛,此刻布满了血丝,死死地瞪着我。
“是不是你干的?!”她几乎是吼出来的,完全没了平日的风度,“那个‘职场正义姐’的帖子!那些截图!只有你上午问过我后台记录的事!”
我平静地看着她,没有承认,也没有否认。
“李姐,现在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吧?公司高层应该已经看到这条帖子了。”
李曼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,声音尖利起来:“解决?林悦!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毁了我!也会毁了部门!毁了公司声誉!”
“破坏规则的人,才会毁掉一切。”我淡淡地说。
“规则?”李曼气极反笑,“好!好!你跟我谈规则是吧?林悦,我告诉你,你想玩,我奉陪到底!你以为凭这几张截图就能扳倒我?做梦!我在公司这么多年,什么风浪没见过?你等着,看最后滚蛋的是谁!”
她抓起桌上的手机,手指颤抖地划拉着屏幕。
“你最好祈祷别让我找到是你投稿的证据!否则,我让你在这个行业里混不下去!”
就在这时,她的手机响了,屏幕上跳动着“王总”两个字——那是我们的事业部总经理。
李曼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些,才接起电话。
“喂,王总……是,是,我看到了……您听我解释,事情不是那样的……”
她一边说着,一边用怨毒的眼神剜了我一眼,挥手示意我出去。
我转身离开,关上门的前一刻,听到她对着电话几乎是带着哭腔辩解:“王总,那是有人恶意陷害我!对!肯定是竞争对手!或者是部门里哪个眼红的下属……”
门隔绝了里面的声音。
我知道,战争,才刚刚开始。
而我已经,没有退路。
****
---
(等待您的确认后,我将继续为您创作第二部分,其中将包含强烈的剧情转折和故事高潮)好的,这是第二部分。
---
**第二部分**
李曼被事业部王总叫去谈话,一直到下班都没回来。
办公室里人心惶惶,各种猜测在小群里飞速传播。有人拍手称快,觉得李曼罪有应得;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到整个部门的绩效和年终奖;更多的人则保持沉默,暗中观察风向。
我收拾东西准备下班,张薇突然堵在了我的工位前。她眼睛红肿,像是刚哭过,但眼神里却带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。
“林悦,是你做的,对不对?”她声音不大,却带着颤音,引得周围几个还没走的同事纷纷侧目。
我拿起包,平静地看着她:“我做什么了?”
“你少装糊涂!”张薇提高了音量,“那个‘职场正义姐’的帖子!那些截图!只有你跟李姐有过节!你因为没评上优秀员工就恶意报复!”
“过节?”我笑了笑,“我和李主管之间是正常工作沟通。至于优秀员工,公司有制度,按制度办事就好,谈不上报复。倒是你,张薇,病假期间还能加班到时长第一,确实很‘突出’。”
我的话戳中了她的痛处,她的脸瞬间涨红。“你……你血口喷人!那些数据都是李姐……都是公司正常考核的结果!”
“是吗?”我逼近一步,声音冷了下来,“那为什么后台修改记录显示,你的数据在截止后被李曼的账号反复修改了五次?需要我把截图再发到部门群里,让大家一起‘学习’一下吗?”
张薇被我噎得说不出话,脸色由红转白,嘴唇哆嗦着。
周围的同事开始窃窃私语。
“看来是真的啊……”
“张薇这也太明显了。”
“林悦好刚啊……”
张薇看着周围人的目光,像是被针扎了一样,猛地推开我,哭着跑回了自己的工位。
我知道,她去找李曼了。但这已经不重要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刚到公司,就被HR总监和事业部王总请到了会议室。李曼也在,她坐在那里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,但奇怪的是,她看我的眼神除了怨恨,竟然还带着一丝……有恃无恐?
王总开门见山,表情严肃:“林悦,关于昨天网络上流传的,关于李曼主管的不实信息,公司高度重视。经过初步内部核查,后台系统存在一些技术漏洞,部分数据记录可能存在显示误差,并不能直接证明李曼同志存在违规行为。”
技术漏洞?显示误差?我心头一沉。他们这是打算硬保李曼,把黑的说成白的?
“王总,”我尽量保持冷静,“截图里的修改日志时间、账号信息都非常清晰,恐怕不是‘技术漏洞’能解释的吧?”
HR总监接过话,语气官腔十足:“林悦,你的心情我们理解。但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是综合性的,涉及很多因素。李曼主管多年来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,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,就轻易否定一位老员工。当然,对于优秀员工评选流程,公司会进行优化,确保未来更加公平公正。”
李曼这时开口了,声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委屈和疲惫:“王总,总监,我承认,在管理上我可能有些急躁,对林悦的沟通方式不够注意,让她产生了误解。但我对公司的忠诚,对工作的负责,天地可鉴!我可以用我的人格担保,我绝对没有做过任何违背公司制度和职业道德的事情!”
她转向我,眼神里竟然带着一丝“宽容”:“林悦,你还年轻,追求公平是好事,但可能对社会和职场的复杂性了解还不够。这次的事情,我可以不追究你散布不实信息的责任,希望你也能放下成见,我们以后还是好同事。”
我简直要气笑了。颠倒黑白,倒打一耙,还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?他们联手编织了一张谎言的网,想把我牢牢困住。
“不追究我的责任?”我看着他们三人,一字一句地说,“王总,总监,事实就摆在那里。如果公司认为这是‘不实信息’,那我请求公司正式启动内部审计,彻查行政部过去一年的所有考核数据。我愿意配合调查,但如果调查结果证明我反映的问题属实,我希望公司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处理意见,而不是用‘技术漏洞’来搪塞!”
王总的脸色变得难看。HR总监皱起了眉头。李曼的眼神则瞬间变得慌乱。
内部审计?那会拔出萝卜带出泥,李曼干的脏事绝不止这一件!
“林悦!”王总加重了语气,“你不要意气用事!内部审计是随随便便就能启动的吗?这会严重影响部门稳定和公司运营!”
“所以,为了‘稳定’,就可以牺牲公平和规则?”我反问。
会议不欢而散。我被要求“冷静思考”,并“注意维护公司形象”。
回到工位,我知道,在公司内部,我几乎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了。李曼盘踞多年,关系根深蒂固,王总显然也不想把事情闹大。
那么,只剩下一条路了。
我登录了那个几乎不用的个人微博小号,将昨天发给“职场正义姐”的截图和说明,再次编辑发布,但这次,我加上了新的内容——一段录音。
**【付费起点】**
是的,我留了后手。昨天在李曼办公室对峙时,我悄悄用手机开启了录音功能。虽然录音在法律上作为证据有限制,但在舆论场上,足够了。
录音里,李曼气急败坏的威胁清晰可辨:
——“林悦!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毁了我!也会毁了部门!毁了公司声誉!”
——“你想玩,我奉陪到底!你以为凭这几张截图就能扳倒我?做梦!”
——“你最好祈祷别让我找到是你投稿的证据!否则,我让你在这个行业里混不下去!”
这条微博,我直接@了“职场正义姐”和几个知名的财经类、职场类大V,标题直接点明公司名称和李曼的全名——“XX公司行政主管李曼篡改数据实锤后再遭录音实锤,公司高层试图包庇,普通员工维权艰难!”
这一次,不再是匿名的“疑似”,而是真名实姓的公开举报!
炸弹,被彻底引爆了。
“职场正义姐”迅速转发,并配文:“支持员工勇敢站出来!拒绝职场黑幕!请XX公司给公众一个交代!”
几个大V也相继转发,话题#XX公司李曼违规#、#职场霸凌# 迅速冲上热搜榜。
网友的评论如潮水般涌来。
“卧槽!录音实锤!这主管太嚣张了!”
“公司还想包庇?这是什么垃圾企业文化?”
“支持林悦!勇敢的打工人!”
“这公司是不是该查查了?估计烂到根了!”
我的手机瞬间被打爆,有媒体要求采访,有陌生人发来鼓励,也有疑似公司人员打来的威胁电话。我直接关机,拔掉SIM卡。
公司的反应比想象中更快。下午,官方微博被迫发布了一条含糊其辞的声明,称“已关注到相关网络信息,高度重视,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核实”,但评论区彻底沦陷,全是嘲讽和质疑。
李曼的社交账号被扒了出来,无数网友涌入辱骂。她之前晒出的名牌包包、海外旅游照片,都成了她“贪污腐败”的“证据”。有人甚至开始人肉她的家庭住址和家人信息。
风暴眼中心,我反而异常平静。我待在家里,没有上网,只是看着窗外。
傍晚,门铃响了。透过猫眼,我看到站在门外的是张薇,她脸色惨白,头发凌乱,完全没了平日的精致。
我犹豫了一下,打开了门。
“林悦……林悦我求求你……”张薇一进门就哭了出来,几乎要给我跪下,“你放过李姐吧!也放过我吧!我知道错了!我不该要那个优秀员工……我把奖金都退给公司!求你把微博删了好不好?”
我扶住她,让她坐在沙发上。“张薇,事到如今,已经不是优秀员工奖金的问题了。”
“那是什么问题?”她茫然地看着我。
“是规则的问题。”我说,“如果这次我们妥协了,下次呢?下下次呢?是不是只要有权势,就可以随意践踏规则?是不是所有认真工作的人,都要为这些歪门邪道让路?”
“可是……可是李姐她……她现在被骂得好惨……她老公都打电话来骂她了……她孩子在学校也被指指点点……”张薇语无伦次。
“那是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。”我的声音没有太多波澜,“如果她一开始就遵守规则,这一切都不会发生。”
“但公司也会受影响啊!我们的项目可能会黄,年终奖可能都没了!”张薇试图用集体利益说服我。
“一个靠包庇违规者来维持‘稳定’的公司,它的项目和发展,值得珍惜吗?”我反问。
张薇哑口无言,只是不停地哭。
这时,我的备用手机响了,是一个陌生号码,但归属地显示是公司所在城市。我犹豫了一下,接了起来。
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威严的男声,是集团总部的纪检部门的负责人,姓赵。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“是林悦同志吗?我是集团纪检部赵建国。你反映的关于XX公司事业部行政主管李曼的问题,集团党委高度重视,已经决定越过事业部,直接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你们公司,进行彻底调查。请你保持通讯畅通,配合我们后续的调查工作。”
挂了电话,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我知道,真正的较量,现在才开始。但这一次,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规则的重量,终于压过了人情的纠缠。
张薇看着我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,似乎明白了什么,哭声渐渐止住了,只剩下一种巨大的茫然和恐惧。
风暴,正以更猛烈的方式,席卷而来。
****好的,这是第三部分,也是最终部分。
---
**第三部分**
集团纪检组的介入,像一把利剑,劈开了事业部试图捂住的盖子。
调查组雷厉风行,直接封存了行政部所有的电子和纸质档案,约谈了包括王总、HR总监、李曼、张薇以及我在内的几乎所有相关人员。气氛瞬间变得肃杀,之前还在观望或试图和稀泥的中层管理们,个个噤若寒蝉。
李曼被要求停职配合调查。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公司时,脸色灰败,眼神空洞,往日精致强势的形象荡然无存,像个被抽走了灵魂的空壳。没有人跟她打招呼,她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办公区。
张薇在接受了长达三小时的问询后,精神彻底崩溃。她找到我,哭诉了李曼如何威逼利诱她配合造假,承诺给她好处,并威胁如果不听话就让她在部门待不下去。
“悦姐,我真的知道错了……我当时就是害怕……”她抽噎着,把一份自己偷偷记录的、李曼让她虚报加班和修改KPI的聊天记录截屏发给了我,“这些我都交给调查组了……我会被开除吗?”
我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记录,心情复杂。她是受害者,也是帮凶。“看调查结果和公司的决定吧,但主动交代问题,总比被查出来好。”
王总和HR总监的日子同样不好过。调查组显然不满足于只查李曼这一件事,开始深挖事业部多年的管理漏洞和可能的利益输送。王总往日的神采飞扬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焦头烂额和强装镇定。有传言说,集团对他管理不力、试图掩盖问题的行为极为不满,他的位置恐怕也岌岌可危。
一周后,集团的初步处理意见下来了,以内部公告的形式发布,措辞严厉,毫不留情:
李曼,利用职务便利,长期、多次篡改考核数据,为特定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,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,构成重大违纪。予以立即开除处分,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张薇,虽受胁迫,但参与数据造假,违背职业操守,予以严重警告处分,扣发全年奖金,调离原岗位。
事业部部长王某、人力资源总监,对下属部门监管不力,在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当,试图掩盖事实,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。予以通报批评,扣发年度绩效,王某调离管理岗位。
同时,公司宣布将彻底重整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,引入更透明的数字化考核系统,并设立独立的员工举报通道。
这份公告像一场迟来的暴雨,冲刷掉了积郁已久的污浊。办公室里,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焕然新生的感觉。同事们看我的眼神,充满了敬佩和感激。
“悦姐,你太牛了!真的把天捅了个窟窿,然后换来了晴天!”
“以后看谁还敢乱来!”
“咱们部门总算能清净干活了。”
我笑了笑,没有多说什么。胜利的滋味固然不错,但这个过程带来的疲惫和心寒,也只有自己知道。
几天后,总部分管人事的副总裁亲自找我谈话,肯定了我坚持原则的勇气,并询问我是否愿意接手重整后的行政管理部门,担任临时负责人。
我婉拒了。“谢谢领导信任,但我可能更需要一段时间休息和思考。而且,我觉得新的开始,或许需要全新的面孔。”
副总裁表示理解,并给了我一个月的带薪假期,让我好好调整。
休假的第一天,我关掉所有工作通知,睡到自然醒。中午,我约了闺蜜吃饭,她听完我的“壮举”,惊得合不拢嘴。
“我的天!林悦!你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职场侠女!你知不知道你现在是咱们圈里的传奇了!”
我搅拌着杯里的咖啡,笑了笑:“什么侠女不侠女的,只是被逼到墙角,没办法了而已。”
“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?还回那家公司吗?”闺蜜问。
“不知道,”我摇摇头,“也许回去,也许换个环境。但经过这次,我至少明白了一点:无论在哪儿,守住自己的底线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正聊着,我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内容只有简单的三个字:“对不起。”
号码没有署名,但我知道是谁。李曼。她的职业生涯已经彻底毁了,行业里不会有她的立足之地。听说她丈夫正在跟她闹离婚,曾经的“完美人生”分崩离析。这条道歉,来得太迟,也毫无意义。我没有回复,直接删除了短信。有些错误,无法用一句对不起抹平。
假期里,我偶尔会刷到关于这次事件的后续讨论。有媒体做了深度报道,将之称为“一场由基层员工发起的、对职场潜规则的胜利反击”。我的名字没有被直接提及,被代称为“坚持原则的林女士”。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遭遇的不公,表达对我的支持。
更让我欣慰的是,之前部门里几个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而被李曼边缘化、最终被迫离职的老同事,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我,说公司已经联系他们,表达了歉意,并欢迎他们有机会再回去工作。
王丽,那个曾因替我说话而被网暴到离职的前副总,也给我发来了消息:“小悦,我都听说了。干得漂亮!你做到了我们当年没敢做的事。为你高兴!”
我回复她:“丽姐,谢谢你。没有你们当初的支持,我可能也走不到今天。”
一个月假期快结束时,我接到了猎头公司的电话,提供的职位和待遇都相当优厚。对方直言不讳:“林小姐,您在XX公司事件中展现出的原则性和勇气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我们相信,这样的品质正是我们客户公司所急需的。”
我并没有立刻答应,而是决定先回公司看看。
再次踏进办公室,感觉已然不同。新的部门负责人已经到任,是一位从其他分公司调来的、以严谨公正著称的中年男性。他热情地接待了我,介绍了部门重整的进展,并真诚地说:“林悦,你为部门清除积弊立了大功。这里随时欢迎你回来,新的团队需要你这样的榜样。”
我看着办公区里同事们忙碌而专注的身影,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积极向上的氛围。技术部的小哥看到我,笑着比了个大拇指。
我最终没有接受猎头的邀请,也没有立刻回到原来的岗位。我向公司申请了内部转岗,去了新成立的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组。我希望能够将这次事件的教训,转化为推动公司建立更健康、更公平的职场文化的具体行动。从对抗不公,到建设美好,这或许是更有意义的道路。
至于李曼,后来听说她变卖了部分奢侈品,搬离了原来的高档小区,试图在另一个城市从头开始,但背景调查让她屡屡碰壁。她为自己的贪婪和践踏规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偶尔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她零星的消息,尽是落魄和怨天尤人。但我早已不再关注。
一个周五的傍晚,我加班整理完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方案,站在项目组办公室的窗边。夕阳的余晖给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。楼下街道车水马龙,灯火初上。
王丽和小陈最终没有回来,她们在别处找到了更好的发展,但我们保持着联系,成了很好的朋友。新的团队里,有熟悉的面孔,也有充满朝气的新人。我们偶尔会聚餐,会为项目争论,也会在加班后一起吐槽。
“悦姐,方案弄完了?走吧,他们说新开了一家火锅店味道不错!”新来的实习生小姑娘探头进来,活力满满地喊道。
“好,就来。”我关上电脑,拿起外套。
我知道,那场风暴已经彻底过去。它摧毁了一些东西,但也催生了一些新的、更坚韧的东西。关于规则,关于勇气,关于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中坚守自我。
而我的人生,和这家公司一样,翻开了新的一页。这一页,由我自己书写。
**全文完**